孩子的正統性一般男人們最關心,但很多爺爺、奶奶們現在更關心。張華的母親最近越看越覺得孫女不是自己的親孫女,于是提出要做親子鑒定。據省法院辦案法官介紹,法院受理了一件離婚訴訟,提起訴訟的男子倒不是太執著顯得支支吾吾,陪其前來的母親向法官講明了原因。
原來是這樣的,張華和妻子劉桂花結婚一年多,大約6個月前,家里來了位朋友。孩子的奶奶閑談中獲悉,劉桂花以前曾和同村一名男子交往過,兩人分手后劉桂花嫁給了張華。張華的母親觀察出生才幾個月的孫女,正所謂心中有事越看越覺得孫女與兒子長得不像,便鼓動張華帶孩子去鑒定中心進行司法鑒定。可司法親子鑒定不是想做就做的呀,要律師見證采樣過程或者法院單獨指定才行呀?在母親的反復勸說下,張華心里也有了疑慮,便向妻子提出帶孩子做親子鑒定。覺得受到侮辱的劉桂花當即與丈夫吵了起來。妻子劉桂花表示,她與丈夫張之前的感情一直很好,是婆婆和丈夫的疑神疑鬼徹底傷透了她的心,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尊嚴,劉桂花同意法院主持進行親子鑒定。司法親子鑒定程序啟動后,西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接受了這個案例的委托。七個工作日后,親子鑒定的結果出來了,證實孩子為張華夫妻所生。當法官向雙方宣布這一結果后,張華當即表示愿意撤訴,并向妻子承認了錯誤。但此時一切都有點晚了,劉桂花卻拒絕了丈夫的道歉,她表示,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另行提出離婚訴訟。在這起案例中,我們看到夫妻雙方離婚的關鍵并不是因為親子鑒定,而是因為司法鑒定程序導致雙方身份公開,家人及鄰居成為觀眾的原因。
爺爺、奶奶和父親為了維護自己的知情權選擇親子鑒定無可厚非,但應該在不公開保密的原則下進行,比如由基因測序鑒定實驗室來完成個人保密親子鑒定,如果出現不理想的結果才應啟動司法親子鑒定,畢竟夫妻感情關系有沒有徹底破裂才是關鍵。如果你是一位聰明的男士,應該在不影響家庭和諧的前提下通過隱私保密的方式取得準確的親子鑒定結果